然而,僅僅兩年后,這家曾被資本熱捧的企業(yè)卻交出了一份慘烈財報:2024年虧損3.9億元,日均關店4.86家,市值蒸發(fā)80%,加盟商集體“叛逃”,消費者投訴如潮。
一個曾以“車厘子自由”“榴蓮貴族”定義消費升級的品牌,為何在上市后迅速墜落?是消費者不再為“高端故事”買單,還是商業(yè)模式被時代徹底淘汰?
口碑崩盤
百果園的崛起,始于一場關于“品質”的豪賭。
創(chuàng)始人余惠勇曾宣稱:“讓天下人享受水果好生活”,通過全球直采、冷鏈物流和標準化分級,將水果貼上“珍稀果”“招牌果”等標簽,售價動輒比市價高出30%-50%,巔峰時期,百果園會員超9000萬,復購率45%。
但2024年的“3·15”晚會,撕開了這層光鮮外衣。
曝光視頻中,店員戲稱此為“化腐朽為神奇”,一句黑色玩笑,卻成了品牌信任崩塌的導火索。
這不是孤例。2022年,科普博主揭露門店售賣變質果切;2023年,上海門店因農藥殘留超標被罰款9.38萬元;黑貓投訴平臺上,截至5月19日,2985條投訴中大部分指向“水果變質”“售后推諉”。
諷刺的是,百果園試圖用楊冪代言和“美好生活”廣告重塑形象,但消費者早已用腳投票。2024年,其付費會員流失超10萬,客單價下降20%,高端定位徹底失守。
口碑的崩塌,暴露了百果園加盟模式的致命短板。當品控淪為口號,高價便成了“刺客”,而除此之外,它更大的危機來自一場顛覆行業(yè)的“效率革命”。
效率絞殺
百果園曾以供應鏈為傲。
花費23億元打造的冷鏈網絡,72小時可以將泰國榴蓮送達門店,損耗率5%,遠超行業(yè)15%的平均水平。但樸樸超市和小象超市的出現(xiàn),讓這套體系成了“重資產包袱”。
樸樸的殺手锏是“以銷定采”。通過預售模式,其損耗率壓至3%,無需承擔冷鏈倉儲的固定成本。以智利車厘子為例,樸樸售價僅為百果園成本的70%,還能推出“0.99元/斤香蕉”等爆款。
更致命的是,美團旗下小象超市憑借無人倉、大數(shù)據選址和兼職騎手配送,將單倉成本降至200萬元,僅為百果園門店投資的1/5。2024年,小象營收預計381億元,反超樸樸的300億元,成為生鮮零售新霸主。
這場效率革命,徹底改寫了游戲規(guī)則。
消費者李女士表示:“同樣的榴蓮,百果園賣198元,社區(qū)團購128元還送貨上門,我為什么去門店?”2024年,百果園線上收入占比僅3.2%,而樸樸、小象的即時配送訂單占比超70%。
從行業(yè)視角看,2025年即時零售市場規(guī)模將突破2萬億元,但“只有供應鏈數(shù)字化率超80%的企業(yè)才能存活”。
當百果園的供應鏈優(yōu)勢被算法解構,其“農村包圍城市”的轉型戰(zhàn)略,反而加速了體系崩潰。
模式困局
百果園的擴張神話,建立在加盟商的血汗之上。
其獨創(chuàng)的“三方合伙制”——總部占股30%,區(qū)域代理13%,店長57%,看似利益共享,實則將風險轉嫁給底層。
從財報數(shù)據來看,2024年,加盟店凈減少965家,單店日均銷售額從100萬元跌至90萬元。
加盟商竇成算了一筆賬:核心商圈門店月租金18萬元,百果園強制壓貨50斤/日,滯銷品占比30%,賣不出去只能爛在手里。
更荒誕的是,為沖擊“萬店目標”,百果園2024年推出“零加盟費”,吸引大量新手入場,結果單店回本周期從2年拉長至4.5年,關店潮愈演愈烈。
農文旅產業(yè)振興研究院袁帥指出,生鮮加盟模式存在天然悖論:“高租金、高損耗、低毛利的三重壓力下,總部與加盟商的利益必然撕裂。”
而轉頭看百果園的應對策略,推出6.9元/斤的“黃金果?!逼絻r系列,反而加劇混亂。2024年4月,該系列陽光玫瑰葡萄被檢出12%批次農殘超標,高端形象再遭重創(chuàng)。
特別說明:文章來源于 司凡星商業(yè) 微信公眾號,不代表海多客官方立場,內容僅供網友參考學習。對于因本網站內容所引起的糾紛、損失等,海多客均不承擔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。我們鼓勵讀者關注原創(chuàng)內容,以獲取更全面的信息。特別感謝原作者的貢獻。如需獲取更多詳細信息,請訪問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G3oV1rGDr0LNyma9cvSwsg
查看全部 0 條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