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暫停鍵”。手機SIM卡突然失效,原本綁定的銀行賬戶無法登陸,APP驗證碼收不到,出租車叫不了,外賣也點不成。一切仿佛毫無征兆,卻又悄無聲息地展開。人們在不安中四處求解,而答案只有一個——泰國,正在大清理。不再寬容灰色地帶,不再默許名實不符。這個曾以“寬松”聞名的國度,終于開始硬起手腕,把“實名制”從口號變成現(xiàn)實。對普通用戶來說,這種改變也許來得有些突然,有些粗糙。但從泰國旅游安全的角度來看,這正是面對愈演愈烈的電詐黑潮,所必須付出的陣痛。
泰國250萬個外國人手機號
恐被停用手機銀行
近日,泰國數(shù)字經(jīng)濟與社會部長巴瑟表示,自2025年2月1日起,技術犯罪預防和打擊委員會正式啟動“提升手機銀行安全性”措施,并已于2025年4月30日前通過各大銀行APP向需身份驗證的用戶推送了通知。
他指出,該措施旨在杜絕技術詐騙、身份盜用等風險,由反洗錢辦公室牽頭執(zhí)行手機銀行賬戶清查工作,第一階段的流程如下:
銀行將客戶登記的手機號信息提交至移動網(wǎng)絡運營商進行比對;
運營商反饋用戶身份核驗結果,并由反洗錢辦公室將用戶分為三類:
Y類(信息一致);
P類(未發(fā)現(xiàn)有效手機號注冊);
N類(手機號與手機銀行用戶身份不匹配);
銀行隨后將通過APP或短信通知P類和N類用戶,要求在4月30日前完成信息更新或變更手機號。
此次檢查對象聚焦于2022年起開通手機銀行服務,且出現(xiàn)登記信息不一致的群體,尤其是手機卡所有人為外國人、但使用者非同一人的情況。
第二階段將于6月起
停用不合規(guī)賬戶
根據(jù)后續(xù)安排:
2025年5月起,銀行將向運營商提交2022年1月1日以來的手機銀行新開戶信息,運營商將再次核查P類(約180萬個手機號)和N類(約70萬個外國手機號)用戶身份。
2025年5月14日前,銀行需通過系統(tǒng)提交清查結果;
2025年5月29日前,運營商將身份核驗結果反饋至銀行;
2025年6月起,未完成更新的P類和N類用戶將被暫停手機銀行服務。
外國用戶需注意:
如N類用戶前往銀行補充資料,銀行可視情況將其狀態(tài)從“N”改為“Y”;
P類用戶只需更換手機號并更新信息,銀行將無需再提交審核;
若用戶拒絕更新信息,或外國游客拒絕進行身份驗證,系統(tǒng)將自動暫停手機銀行服務權限。
巴瑟部長強調,此舉是泰國政府加強金融領域信息安全、打擊電信詐騙的重要步驟,未來還將陸續(xù)推出更多“實名制強化”與“電子交易風險防控”措施,確保銀行服務與SIM卡持有人身份一致,避免落入不法分子之手。
泰國手機銀行“停擺”潮:
實名制的陣痛與必要
過去一個月,許多在泰外國人,尤其是中國同胞,悄然遭遇了同一個問題:
原本還能正常使用的SIM卡和手機銀行賬戶,忽然失效了。
政策來勢兇猛,但邏輯清晰:
要真正斬斷電詐網(wǎng)絡,就必須先封住它賴以生存的入口。
灰色便利的終結
從“不麻煩”到“不安全”
長久以來,部分在泰外國人習慣于通過朋友、商家或“代理”快速辦理電話卡和銀行賬戶。
手續(xù)簡單、門檻低、用起來也沒太多限制。
但這份“便利”,也恰恰成了詐騙集團可乘之機。
當一個人的手機卡登記在陌生人名下、銀行賬戶的實名信息與使用者對不上時,哪怕你是善意的普通用戶,也會被納入高風險篩查對象。
對系統(tǒng)而言,“可疑”,就已經(jīng)足夠造成凍結。
這一次,泰國政府不再容忍“睜一只眼閉一只眼”的登記漏洞。
不管你是游客、外籍雇員還是數(shù)字游民,只要使用了信息不匹配的賬號體系,都要被統(tǒng)一清理。
從陣痛到常態(tài):
強行實名,是遲到但必要的修正
有人批評這次行動“一刀切”、流程不透明、通知混亂。
確實如此。但更深層的現(xiàn)實是,東南亞電詐的猖獗程度,早已讓“柔性治理”失效。
唯有在制度層面做“強配對”——SIM實名、銀行實名、使用者實名,才能堵上系統(tǒng)漏洞。
這是一次集體的“社會賬戶清洗”,也勢必會帶來某種程度上的用戶體驗犧牲。
但正如防火墻不是為束縛自由,而是保護安全。
實名制的最終目的,并不是排外或設限,而是還原“誰用誰負責”的信用秩序。
在此,泰國網(wǎng)給在泰用戶的三個提醒:
① 務必檢查你的手機卡與銀行賬戶登記人是否一致,如果不是,請盡快前往柜臺更新;
② 避免使用代理注冊的號碼,即便還在使用,也隨時有被凍結風險;
③ 建立起“合規(guī)思維”:當便利與安全沖突時,選擇安全。
盡管,泰國電話卡和手機銀行被凍結是困擾,但更可怕的,是在“名不副實”的信息下,賬戶被人盜用而毫不知情。
特別說明:文章來源于泰國網(wǎng)傳媒 微信公眾號,不代表海多客官方立場,內容僅供網(wǎng)友參考學習。對于因本網(wǎng)站內容所引起的糾紛、損失等,海多客均不承擔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。我們鼓勵讀者關注原創(chuàng)內容,以獲取更全面的信息。特別感謝原作者的貢獻。如需獲取更多詳細信息,請訪問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q4af_V8T4KbIriTtap3jXQ
查看全部 0 條評論